蔡昉,经济学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原副院长,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高端智库首席专家,丝绸之路研究院理事长。中共第十八大代表, 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人大常委会委员、农业与农村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兼任丝绸之路研究院理事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高端智库首席专家。
研究领域:
长期致力于中国人口和经济问题研究,主要研究领域包括中国经济改革和发展、人口和劳动经济学、经济增长等。
个人荣誉:
1998年,获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称号。
2003年,被7部委授予出国留学人员杰出成就奖。第四届中国发展百人奖获得者。第四届中国农村发展研究奖。被评选为“影响新中国60年经济建设的100位经济学家”之一。
2009年2月8日,与谭崇台、吴敬琏、刘遵义、姚洋、胡必亮等学者,获得第二届张培刚发展经济学研究优秀成果奖。
个人著作:
著有《中国的二元经济与劳动力转移-理论分析与政策建议》、《十字路口的抉择-深化农业经济体制改革的思考》、《穷人的经济学》和《中国劳动力市场发育与转型》等,合著《中国的奇迹:发展战略与经济改革》和《中国经济》等,主编《中国人口与劳动问题报告》系列等。
近些年国内著作:
《人口,将给中国带来什么》(与张车伟等合著),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2年。
《鹰和人都吃鸡》,天津人民出版社,2002年。
《制度、趋同与人文发展——区域发展和西部开发战略思考》(合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
《中国经济》(与林毅夫合著),中国财经出版社,2003年;另有繁体字版和英文版出版。
《劳动力流动的政治经济学》(与都阳、王美艳合著),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
《城市就业与劳动力市场转型》(与杨云彦、陈金永、王德文合著),中国统计出版社,2004年。
《中国劳动力市场的发育与转型》(与都阳、王美艳合著),商务印书馆,2005年。
《民生经济学——“三农”与就业问题的解析》,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
《摆脱就业与保障的困境》(与于法鸣共同主编),中国旅游出版社,2006年。
《中国转轨时期劳动力流动》(与白南生共同主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
《农村发展与增加农民收入》(与王德文等合著),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6年。
《中国转轨时期收入差距与贫困》(与万广华共同主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
《中国人口与可持续发展》(主编),科学出版社,2007年。
《中国流动人口问题》,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
《科学发展观与增长可持续性》,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中国出版集团、中华书局,2009年。
《中国劳动与社会保障体制改革30年研究》(主编),经济管理出版社,2008年。
《WTO框架下中国工业竞争力研究》(与王德文等合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
《刘易斯转折点——中国经济发展新阶段》,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
《中国农村改革与变迁:30年历程和经验分析》(与王德文、都阳合著),格致出版社,2008年。
《劳动经济学——理论与中国现实》(与都阳、高文书、王美艳合著),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
《蔡昉论文选》,中国出版集团、中华书局,2009年。
《中国经济转型30年》(主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