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旗帜动态> 智库资讯 >朱岩:面对“碳”的制衡,制造业需要重视“数”的作用

朱岩:面对“碳”的制衡,制造业需要重视“数”的作用

  时间: 2021-11-29      313     分享:

近日,信息化百人会2021年峰会在北京用友产业园成功举办。本届峰会主题为“变局·大局·新局——数智时代的商业创新与产业融通新征程”。


在9月12日上午的制造业数智化转型论坛上,信息化百人会成员、清华大学互联网产业研究院院长朱岩出席并作题为《数字经济驱动的制造业发展新思维》的主题演讲。他结合我国经济发展新阶段与相关政策,从宏观、中观到微观全方位分享了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经验。


朱岩指出,在当前疫情对经济和三链(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带来巨大冲击导致我国出台一系列经济调控政策的经济环境下,制造业发展面临着来自“碳”、“数”、“信”三个方面的约束和两个方面的制衡。“碳”对制造业起抑制作用,很大程度上制衡了制造业的发展,想要寻找制造业的新发展空间就要重视“数”即数据要素的作用。


想要使数据要素成为经济发展的正向制衡力量还需要重视“信”的作用,基于制度安排和技术力量构建一个全新的可信的生产环境、可信的社会环境。所以,产业互联网并不是简单地照搬互联网缩短供给与需求间距离的方式,而是重构以“信用”为核心的经济体系。


中小微企业现在面临的最大问题是没钱,融资难、融资贵,推数字化制造“上云”,能否帮助这些中小微企业解决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我们原有金融服务理论体系在当前数字化时代需要做出改变。


在数字时代想要降低企业的风险就需要使用数字化手段进行模式创新,用上云、上链的方式为其提供金融服务,能够为中国的制造企业带来巨大的发展优势和益处。对中小微企业的数字化企业服务一定要从中国的实际出发,敢于去做框架体系创新,或者是理论创新,才有可能真正服务这些企业做数字化的改造。



信息化百人会自成立以来始终坚持在新发展格局之下探讨数字化发展问题,为中国数字化发展道路的探索做出了巨大贡献。


在当前疫情对经济和三链(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带来巨大冲击导致我国出台一系列经济调控政策的经济环境下,制造业发展面临着来自“碳”、“数”、“信”三个方面的约束和两个方面的制衡。“碳”对制造业起抑制作用,很大程度上制衡了制造业的发展,想要寻找制造业的新发展空间就要重视“数”即数据要素的作用。

 

数据要素概念的提出已有一年之久,但如何在制造业实现数据要素的变现、工业互联网之上的数据是否可以进行交易等问题还是未知。目前,北京国际大数据交易所已成立,数字交易的成功模式还处于探索阶段。所以,想要使数据要素成为经济发展的正向制衡力量还需要重视“信”的作用,基于制度安排和技术力量构建一个全新的可信的生产环境、可信的社会环境。所以,产业互联网并不是简单地照搬互联网缩短供给与需求间距离的方式,而是重构以“信用”为核心的经济体系。

 

三链的数字化是一个生态重构的过程,这种重构可以总结为“一横两纵”。“一横”指的是数据要素。“十四五”规划纲要中明确指出要“激活数据要素潜能”,可见数据要素能够起到支撑未来经济发展的关键性作用。目前我国的 GDP 规模是 100 万亿,目标在2035 年实现 200 万亿,所以需要新要素的注入,在全国各行各业的加倍努力之上助力目标的更快实现。

 

数据要素能够为制造业带来相关的生产型服务业并成为未来制造业的利润源泉,将原有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治理方式转变为数字经济、数字社会和数字治理。去年国家颁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构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的意见》中针对激活数据要素潜能方面做出了明确指示,从国家宏观层面上开始注入数据要素的力量,打破原有的发展格局。完善数据要素的市场化配置需要实现要素数据化和数据要素化两个方面的问题。

 

要素数据化是指其他生产要素的经营发展模式因为数据要素的加入而发生根本性改变,数据要素化是指数据具备确权、登记、定价功能后具备交易属性。总书记在今年的两院院士大会上指明当前科学范式正在发生改变,这不只是单单指自然科学领域,同时也涉及社会科学领域。制造业要敢于引领,虽然我们仍有许多卡脖子技术急需突破,但是我们可以借助数字化力量在生产组织和市场优化方面引领全球。

 

国家从宏观层面对数据要素的市场化配置提出了两方面的制度要求,一个是政府数据开放共享,一个是社会数据资源价值提升。关于政府数据的开放共享,政府数据具有孤立性,只有进行整合和变现才有价值;关于社会数据,社会数据体量庞大。社会数据的资源要提升其价值绝对不是用现有的这种生产模式能做到的。要用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来实现数据价值的释放,从产业链的角度,充分发挥行业协会、商会和龙头企业及政府相关部门的引导作用。

 

我们总是在比较数字化和信息化,我认为信息化方面一个企业可以根据自己的实力及想法单独来操作,比如想上 ERP ,只要企业有钱,买 ICP就可以上了。但是数字化不是一家企业想干就能干的,必须得和整个生态和产业链能够融合在一起才能把蛋糕做大。如果企业自己做数字化的话,就很难把蛋糕做大,我们产业链的水平也很难得到提升,所以在提升社会数据资源价值的时候,我们希望更多的是从产业链的角度。

 

工具也很重要,要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匹配角度来看数字生产力和数字生产力匹配的数字关系。有了数据要素之后,开发数据要素要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匹配角度进行研究,也就是“两纵”。


概括来说,数字生产力即“上云用数赋智”,从国家角度而言即打造数字化企业、数字化产业链、数字化生态。

 

关于数字化企业。数字化转型中,中小微企业面临生存的问题,这个时候花很多钱来买相关云服务,对企业来说有一定负担,而且把研发、生产、经营、销售所有的数据都上云了,企业一时之间很难经营处理这些数据。所以对中小微企业的数字化企业服务一定要从中国的实际出发,敢于去做框架体系创新,或者是理论创新,才有可能真正服务这些企业做数字化的改造。

 

中小微企业现在面临的最大问题是没钱,融资难、融资贵,推数字化制造“上云”,能否帮助这些中小微企业解决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我们原有金融服务理论体系在当前数字化时代需要做出改变,原有整个银行体系是以主体信用为核心,主要是企业评级、抵押物、担保等方面。这套体系以主体性为核心,过去两百多年的时间里没有任何问题,因为银行需要挑选优质客户,不敢轻易放款给那些高危的中小微企业。但大量的中小微制造企业,真正需要钱的中小微企业很难获得银行的大额贷款。


在工业时代,制造业中的中小微企业具有高风险,在数字时代我们要降低中小微企业的风险。中小微企业有大量的订单,有大量的动产,不是不动产。我们要想把动产金融做起来,一定要用数字化的手段,通过上云实现对企业每张订单的实时穿透。如果能够做到实时穿透,它的订单就可以整合在一起做成ABS融资模式,帮助企业获得市场上更便宜的成本。我们在山东对中小型企业已经做了这样的尝试,目前效果不错,后来我们给国家写了一份政策建议。


在数字时代想要降低企业的风险就需要使用数字化手段进行模式创新,用上云、上链的方式为其提供金融服务,能够为中国的制造企业带来巨大的发展优势和益处。

 

关于数字化产业链。目前我国产业链数字化程度仍有欠缺,很多企业连数字化还没有做到,会有很大的差距。同时,中国大量的产业链存在着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产业链比较低端。所以,产业链的升级需要提升产业化水平,促进全渠道、全链路的供需调配和精准对接,形成良币驱逐劣币的发展模式。产业链整体升级需要消除账期,做好数字金融创新。优化高质量的经济创新、金融创新、技术创新、管理创新,能够全面提升我们的生活水平。

 

关于数字化生态,龙头企业应承担起新的共同富裕的历史责任,打造新型的国企和民企之间的生态伙伴关系,优化产业生态,这也是一个等待各界共同思考解决的难题。

 

发展新基建也是我国为释放生产力而做出的重要举措。发展新基建只是通信企业的任务,应该站在制造业经营管理的视角看 5G,通过运营模式的创新,使制造企业踊跃加入到 5G 的建设当中,推动 5G+to B 的应用。我国已经在逐渐布局数字化生产关系,对于制造型企业而言应该同步变更自身的制造关系,容纳更深远、更有活力的生产力。


数字化生产关系具有数据透明、全员可信、身份对等的三个特征,通过云计算、区块链等先进技术提升数据公开透明程度,提高全员可信程度,发挥智慧人口红利,能够为制造业迎来新一轮的发展空间。我们要走向产业互联网,消费互联网以流量为核心,产业互联网以信用为核心,它比消费互联网的空间要大很多。

 

制造业企业不仅仅只存在于实体市场空间里面,也可以在二维市场空间内构造新的制造业生态体系,这就相当于数据生态当中要有数据中心和数据资产确权交易中心,开放式创新生态当中不仅要有实验室和科学家还要依托交叉创新与产学研合作。

 

运用互联网×传统产业=重资产的轻资产化经营。产业互联网时代我们不能再用原来的工业生产制造的方式经营,一定要用轻资产化的方式去经营你的重资产。

 

互联网×传统产业=利用网络规模经济创造价值。我们原来所做的生产型规模经济,通过产量增加降低单类产品的均价,现在要形成的是网络效应、网络规模经济,每卖出一件产品,每发展一个客户,带来的是持续性的盈利,如果能做到这一点,中国制造业必将在数字经济时代中领先全球。


朱岩,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管理科学与工程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清华大学互联网产业研究院院长、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先进信息技术应用实验室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