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旗帜动态>
培训动态 >中国社会科学院邹海林教授出席第九届中国社会科学论坛
中国社会科学院邹海林教授出席第九届中国社会科学论坛
2019年11月14-15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主办,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承办的中国社会科学论坛(法治·2019年)“新时代的中国民法典”在京成功举行。来自中国、芬兰、德国、意大利、加拿大、俄罗斯、波兰等国家高校和科研机构的四十余名学者与会研讨。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研究员邹海林出席会议,并作讲话。

本次论坛共设置了民法典的新发展,民法典中的物权法,民法典中的合同法,民法典中的侵权法,民法和商法的关系,民法与劳动法、环境法的关系等六个主题研讨单元。论坛第二单元研讨主题为“民法典中的物权法”。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法学研究所孙宪忠研究员和俄罗斯联邦政府立法与比较法研究所副所长辛涅特西·谢尔盖高级研究员共同主持。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邹海林研究员作“民法典中的担保物权”的主题发言。
邹海林研究员表示,中国民法典现在起草的担保物权,在文本选择和内容表达上,基本上延续了物权法的规范。对担保物权的规定涉及到相关制度的完善,目前草案的规定还有进一步完善的空间。

在论坛第三单元,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商法室邹海林研究员和波兰雅盖隆大学弗朗西斯科·龙骧·柏瑞尔教授共同主持,本单元主题为“民法典中的合同法”。
在自由发言和讨论环节,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朱广新研究员、石佳友教授、龙俊教授、邹海林研究员分享了自己对合同僵局和违约方解除合同的看法和观点。
本次论坛嘉宾云集,议题宏大,视野广阔,嘉宾们从不同的角度介绍了各自的研究成果,有深入的论证,也有精彩的碰撞,对民法典编纂进行了多视角、多维度、多层次的探讨。专家们一致认为,此次论坛既有比较法的特色,也有全球化的视角,同时不乏本土化经验的充分展示。此次论坛的成功举办,对于推动民法典编纂,深化民法研究将发挥积极作用。
邹海林:法学(民法)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商法研究室主任、私法研究中心副主任,研究员、研究生院法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国际贸易仲裁委员会金融专业仲裁员,北京仲裁委员会仲裁员和涉外仲裁员,“三届”全国人大财经委员会破产法起草工作组成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