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旗帜课程> 科技 >王宣喻:家族企业传承---如何打破“富不过三代”的魔咒?

王宣喻:家族企业传承---如何打破“富不过三代”的魔咒?

  时间: 2018-05-09      1056     分享:

授课讲师:王宣喻(企业管理与新经济、新产业研究专家  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新经济与新产业研究中心副主任,副教授)

一、课程背景

世界各国企业中,家族企业占比都在80%以上,在东亚和东南亚一些国家,家族企业比例甚至可以达到95%。很多研究者认为,既然世界各国在企业形态上绝大多数都选择了家族制这种治理模式,说明家族企业不仅是一种经济现象,还是一种文化现象。在环境存在不确定性的情况下,基于血缘和亲缘关系的家族治理提供了规避内外部风险的有效机制。

中国是世界上家文化最发达的国家。改革开放以后,民营经济迅速发展,占据了中国社会经济的半壁江山,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出了巨大的历史贡献。而在上个世纪创立的私营企业中,几乎全部都是家族企业,包括大部分“戴红帽子”的乡镇企业。四十年过去了,中国第一代甚至第二代的私营家族企业几乎都处在继任和传承的关口。而中国历来就有家族“富不过三代”的说法,“一代创业,二代守业,三代歇业”这个魔咒困扰着华人家族企业。尽管由于基数较大,世界各国家族企业跨代传承失败的比率普遍较高,但是这种“富不过三代”的现象在华人家族企业中表现得尤为突出。那么,如何破解这一魔咒?学术界和实业界到底有没有灵丹妙药?

本课程主要通过对学术界的相关研究结论做通俗易懂地转述和表达,保证所有学员都能够对家族企业继任和传承问题有清晰的理论上的认知。其次,授课教师将举出世界各国家族企业传承成功的案例为学员总结经验,包括日本、意大利、德国等传承超过数百年以上的家族企业基业长青的经验。重点介绍东南亚、港澳台地区华人家族企业成功的传承经验,以及大陆已经初见成效的传承案例如方太集团、碧桂园集团、新希望集团等。课程通过教师讲解、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授课方式,增加学员的现场体验感。如果学员有后续深入了解的需求,主讲教师还可以帮助联系案例中的家族企业,与第一、第二代企业老总面对面展开对话。

 

二、课程特点

授课形式:理论讲解+案例分析+互动答疑

突出理论特点,注重经验总结、案例分析与个案差异,其中理论讲解40%,案例分析50%,,互动答疑10%。

 

三、课程收益

1. 掌握世界各国家族企业继任与传承的大致情况,特别是长寿家族企业基业长青的奥秘。

2. 掌握和了解东南亚、港澳台地区华人家族企业跨越三代以上的成功传承经验,理解文化传统在家族基因传承中的特别作用。

3. 掌握和了解大陆家族企业传承初见成效的几个重点案例,便于学员进一步接触和学习。

4. 启发有类似需求的学员进一步思考,如何设计好自家企业的传承与继任计划。

 

四、课程模式

1. 中文教学、面授

2. 分组互动

3. 课堂练习、互动式答疑

 

五、受众对象

1. 私营家族企业的所有者

2. 私营家族企业的第二代

3. 私营家族企业主的亲戚朋友

4. 希望了解中国家族企业如何打破“富不过三代”魔咒的企业管理者

 

六、时间安排

系统学习1天(6小时)


家族企业传承:如何打破“富不过三代”的魔咒?

课程大纲

第一单元 家族企业的“大数据”

1. 热身讨论:什么是家族企业?

2. 世界各国家族企业“大数据”

u 全世界家族企业

u 欧洲家族企业

u 亚洲家族企业

3. 港澳台与中国大陆家族企业“大数据”

u 港澳台地区家族企业

u 大陆家族企业

4. 家族企业为何成为世界各国企业形态的首选?

u 信任:理性的计算

u 家族企业:忠诚与能力的决策

第二单元 华人家族企业传承魔咒:富不过三代

1. 为何历史上就有“富不过三代”的说法?

u 三代消亡的名门望族甚至皇室

u 三代消亡的历史宿命

2. 国际上“富不过三代”的案例

u 欧洲家族企业

u 美国家族企业

u 亚洲家族企业

3. 亚洲“富不过三代”的案例

u 东南亚地区的家族企业

u 日韩家族企业

u 港澳台地区家族企业

4. 华人家族企业“富不过三代”的原因

u 现有观点

u 个人观点:控制权配置与组织能力

第三单元 世界长寿家族企业的特点与传承经验

1. 长寿家族企业的定义与分布

u 欧美长寿家族企业

u 亚洲长寿家族企业

u 其它地区长寿家族企业

2. 长寿家族企业的“族规”或“家训”

u 欧美著名家族企业

u 亚洲家族企业

u 其它地区长寿家族企业

3. 长寿家族企业的经营特点

u 欧美著名家族企业

u 亚洲家族企业

u 其它地区长寿家族企业

4. 长寿家族企业如何挑选继承人?

u 如何协调好“企业”与“家族”的关系

u 如何制订继任或传承计划?

u 如何确定下一代接班人

第四单元 华人家族企业传承故事

1. 华人家族企业传承失败案例

u 欧美地区华人家族企业

u 亚洲地区华人家族企业

u 港澳台地区华人家族企业

u 中国大陆家族企业

2. 华人家族企业传承成功案例

u 欧美地区华人家族企业

u 亚洲地区华人家族企业

u 港澳台地区华人家族企业

u 中国大陆家族企业

3. 华人家族企业传承经验总结

u 华人家族企业传承失败案例分析总结

u 华人家族企业传承成功案例分析总结

第五单元 华人家族企业传承成功的一些建议

1. 明确了解成功传承的关键问题

u 是企业家精神传承而非企业家能力传承

u 是组织能力传承而非企业家能力传承

u 是企业与家族一起传承而非某一个方面传承

u 是缜密计划而非临时决定

2. 制订接班人培养计划-继任计划

u 研究者们给出的继任模型

u 启动时间

u 接班人选拔

u 接班人培养

u 传承内容

u 继任时间

u 继任仪式

u “太上皇”退位

3. 平衡好“家族”与“企业”的关系

u 企业家族化和家族企业化

u 如何设计家族委员会制度

u 如何安置好“另类”家族成员

4. 平衡好“少主”与“老臣”的关系

u 如何让少主“立威”

u 如何安置好不同类型的“老臣”

5. 平衡好“继承”与“发扬”的关系

u 继承:接班人认同老一辈的工作

u 发扬:接班人不认同老一辈的工作

6. 平衡好“家族成员”与“非家族成员”的关系

u 关键岗位:家族成员

u 非关键岗位:非家族成员

u 忠诚比能力重要:家族成员

u 能力比忠诚重要:非家族成员

第六单元 “继任者缺乏”怎么办?

1. “继任者缺乏”的情况很常见

u 老一辈创立的企业太辛苦

u 子女有自己喜欢的职业

u 子女不能胜任

2. 如何应对“继任者缺乏”状况?

u 多生孩子

u 隔代培养

u 选择好职业经理人

u 捐赠,但永久保持家族名号


王宣喻老师  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新经济与新产业研究中心副主任,副教授   曾任中山大学管理学院工商管理博士生导师(DBA)   清华大学理论经济学博士后  中山大学管理学博士  巴中农商行独立董事  合伙创立多个企业。